01
腦卒中的高危因素

腦卒中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飲酒、肥胖等。
02
腦卒中的早期表現

1、突發的一側面部或者是肢體的麻木無力、口角歪斜、流口水;
2、患者突然出現視力模糊或失明;
3、突然的語言表達困難或理解困難,患者表現為大舌頭、吐字不清,或不能理解別人的意思、詞不達意;
4、突發嚴重的不明原因的頭痛、嘔吐;
5、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或眼花,伴視物不清或走路不穩、跌倒、記憶力下降。
(若患者出現以上五種癥狀中的其中一種時,則應考慮患者為腦卒中。此時,無論發病的時間的長短,應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診治)
03
康復—讓腦卒中患者重返社會

目前國內對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還未得到普遍重視,其實早期規范的腦卒中康復意義重大;腦卒中經過正規系統的康復治療,60%患者日常生活能夠自理,此外,30%處于工齡的患者第1年能回歸工作。
04
腦卒中康復—抓住黃金期

急性腦卒中患者病情穩定之后應該盡快進行康復治療,其康復治療的黃金期為腦卒中后3個月。
及時、規范的康復訓練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只要充分掌握腦卒中早期康復條件,并對危險因素進行嚴密監護,便能改進患者預后,提高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患者花費。
05
腦卒中早期康復方法

腦卒中早期的康復治療主要以以下幾方面入手:
運動功能康復
運動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癥狀和體征,是影響病人生活活動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采取以下步驟:
促通技術:利用各種神經生理反射原理,促進肌肉收縮或減輕肌肉痙攣。
物理治療:利用光、電、熱、冷、水和機械等多種物理因子進行康復治療,以改善腦血循環、促進肌肉收縮、降低過高的肌肉張力,緩解肌肉痙攣和攣縮。
醫療體育:1)肌力訓練2)平衡及步行訓練3)醫療體操。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在肢體肌力有一定恢復之后,訓練患者盡最大努力練習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如更衣、排尿、排便、進食等。
作業療法:醫療體育達到一定程度后開始作有計劃、有目的、有實用意義的活動訓練,如縫紉、繡花、繪畫、書寫、珠算、棋牌及各種球類等文體活動。
吞咽功能的康復
腦卒中病損累及腦干、雙側大腦半球或雙側皮質腦干束時可出現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表現為吞咽障礙和構音障礙,患者常因此而導致誤咽,引起呼吸道感染,進而使卒中病情加重,甚至由此而導致死亡。
腦卒中病后吞咽功能恢復,首先進行間接訓練,包括頸部活動訓練、口腔周圍和舌肌運動訓練、鼓腮及面部按摩,并進行呼吸訓練和咳嗽訓練。
有一定成效后再進行直接吞咽訓練,從而提高吞咽肌功能。
同時飲食方面,早期選擇有適當粘性、不易松散的糊狀有味食物;吞咽功能好轉后轉為流質飲食,如飲水仍不嗆咳則可拔胃管逐漸轉為正常飲食。如有呼吸道感染現象,則暫停作吞咽功能訓練。
言語功能訓練
失語和構音障礙等語言障礙是腦卒中病人常見的癥狀和體征,其康復訓練主要包括:
1)Schuell刺激訓練法,利用聽覺刺激等多途徑的語言刺激,即在聽覺刺激同時給予視、觸、嗅等刺激,最大程度地促進其語言功能的恢復和再建;
2)認知、記憶、思維刺激法,包括語義認知作業、語義記憶作業和語義思維作業等;
3)口形發音訓練和唇舌功能訓練;
4)手勢交流的訓練;
5)閱讀、書寫訓練;
6)構音障礙的康復訓練,包括舌、唇、下頜運動功能訓練,鼻咽腔閉鎖功能訓練和呼吸發音訓練等。
排尿排便障礙的康復
腦卒中后便秘的發生率較高,老年人胃腸蠕動緩慢,長期臥床、少渣飲食、食量減少以及卒中后精神心理等因素均可誘發便秘。多渣飲食、腹部活動、腹部按摩可對便秘有一定作用,能離床活動病人盡量多作活動,以促進其胃腸蠕動。
卒中后的排尿障礙少數為尿失禁及尿潴留。對尿失禁病人可用男女不同形式的收尿器,防止尿床并誘導其排尿。對尿潴留患者應在膀胱內達到一定尿量時即誘導、促進其排尿,因膀胱內尿量過多會加重其排尿困難,采取適當體位,可用熱敷、聽流水聲等方法誘導其排尿。
太原和平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分為軀體康復、臟器康復、心理康復三大板塊,擁有281張康復床位,智能康復訓練大廳。是山西省社會辦醫重點??平ㄔO單位。軀體康復擁有獨立的五層康復大樓(一層訓練大廳,病床120余張)。心臟康復中心是“CDQI”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
中心長期外聘全國名中醫冀來喜教授;山西省康復學會副主委武俊英主任醫師;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康復副主委孔永梅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常紅霞主任醫師支援學科建設。